全屋净水市场经多年培育,关键期即将到来!

发布日期:2023-02-22 浏览次数:549

  净水器逐渐普及的同时,净水产业跑出了两条赛道:


  一是净水设备本身的迭代,以大通量、低废水、智能化等性能为主线,凭借产品取胜;


  二是全屋净水被视为新方向,部分实力较强的企业扩大净水品类,建立从前置过滤器、中央净水机、软水机、纯水机到直饮机的全屋净水系统。


  经历数年市场培育后,一些力推全屋净水的主力品牌浮出水面,并不断升级系统方案,不过这项业务的渗透率依然较低,如果想打破增长瓶颈,亟需做的工作、补的短板还有很多。


  01/全屋净水征战

  多年探索、方案逐渐成熟

  据公开信息,早在20年前,已有企业在国内提出全屋净水概念,并探索终端落地。不过,早先的市场空间较窄,一是有能力提供全套净水产品与服务的品牌很少;二是买家局限于别墅、大平层等高收入圈层。


  所以,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净水市场的主角都是净水器等设备单品,并非全屋净水系统,据奥维云网的数据,2021年,净水器全渠道销售额为226.8亿元,同比下降5.1%;销量928.6万台,同比下降8.7%。


  这组数据告诉我们两个信息,一是单品发展已到了比较大的规模,毕竟有200多亿的规模;二是增长面临天花板。于是,净水行业的想象空间,被放到了全屋净水身上。


  行动伴随思想而展开。近几年来,受益于净水器的多年热销、净水消费的社会认可度提升、净水品类的丰富、高购买力人群的规模化扩大等因素,全屋净水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。


  围绕全屋净水的共识逐渐形成:从水源入户开始,根据家庭的个性化用水需求,通过对前置过滤器、中央净水器、软水机、纯水机等净水设备进行合理搭配,使生活用水和饮水得到全面净化,提升各类用水的健康品质。


  从理论上讲,这种水健康方案的吸引力是足够的,拥有广阔的用户基础。对家庭来讲,净水称得上一项重要的改善型需求,不再局限于厨房安全用水与AG百家乐,同时涉及洗菜淘米、沐浴、洗漱、洗衣服等各个场景,都有必要提高用水品质,而全屋净水系统就是满足对水的严格需求,踩准了消费升级的大势。


  各方力量对新浪潮给予了高度重视,经历多年的渐进式布局,全屋净水的生态初步形成。以近两年的上海国际水展为例,除了单一的净水产品外,更多企业均力推全屋水处理解决方案,无论是技术层面,还是场景应用,都已相当成熟。


  消费端同样给出了积极的反馈,尤其是高端住宅装修里,全屋净水系统已是标配。经过大量项目的锤炼,部分工厂与经销商有能力提供从设计到交付、售后服务的全流程支持,接下来需要做的,就是赢得更大范围的业主认可。


  02/渗透率提升关键期

  赛道如何再次拓宽


  多种迹象显示,全屋净水正处于渗透率提升的关键阶段。做出这一判断的原因至少有三点:


  一是净水器在中国市场经营多年,其渗透率不超过20%,与欧美市场高达80%的渗透率相比,差距明显。加之目前增速下滑,净水企业需要建立新的增长点、打破天花板。


  二是全屋净水的普及率很低,大概率不超过5%,但健康意识大觉醒,城市居民对净水品质的要求持续升级,从喝净水、加热净水,到用净水,场景化的家庭用水环境打造呼声高涨,有可能推动全屋净水市场步入快车道。


  三是从经销商的角度讲,单品类对消费者吸引力减弱,动销能力有限,而且利润日趋下滑,需要开辟新赛道,而全屋净水成为不少舒适家居经销商的利润增长点。


  不过,全屋净水存在接受度有待提升、价格较高、安装交付服务质量待完善等多项瓶颈,进一步提高渗透率,至少需要解决如下关键问题。


  一是全屋净水品牌不可缺位,打造有影响力的全屋净水品牌,而不仅仅是某种净水产品的品牌。通过全屋净水专业品牌的成功塑造,带动消费者对全屋净水的认可度提升。


  二是通过高质量的首次服务、单品类的质量增强用户的认可度,进而推动从单品类到全屋净水的升级。很多净水器的买家拥有较强的消费能力,换购与增购的空间比较大。


  也就是说,前些年里积累的上亿单品类客户,都可能成为全屋净水的用户,这个转化率有赖于单品的使用体验,以及全屋净水方案的专业度、交付品质等。


  三是继续做强单品类的竞争力,毕竟全屋净水由各种设备组成,离不开单品支撑,还需要企业继续展开净水器等单品的功能迭代,不断攻克流量、废水比、噪音、智能等技术,通过更高品质的单品撬动全屋净水消费。


  四是全屋净水与各种家装场景的结合,比如与家居定制联合、与热水器等产品联动,提供全场景智慧服务,将助力渗透率的提升。